第五百四十二章 沙子_隋末之万钧之势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,可是偏偏却是越走越窄,何故?

  因为很多人站的不够高,包括姜万钧自己。

  百家争鸣的年代,各家学说就像一座座石头垒起来的假山,唯恐比别人矮一头。

  而等到废黜百家,儒家一家独大之后,儒家突然发现,没有敌人的他们才是最危险的。

  从这个时候开始,儒家开始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进化了,他们不再去争当假山,而是选择去当不起眼的沙砾,无所不在,无孔不入,风来即走……

  老子说,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……”

  儒家没有变成水,而是变成了细沙,儒家也不争了,因为没有哪个学说可以与之相争。

  若将天地当成是一盘棋的话,儒家才是当之无愧的胜利者。

  前两天在途经正在开凿的大运河的时候,姜万钧想通了很多事情。

  水之性柔,借地之势,高流向低;水之性清,混浊便浊;水之性无形,其自身本无方圆,然则随器皿而有方圆之形。

  细沙不是水,但含有部分水性,与其逼迫儒家变成石头为姜万钧所用,还不如和成泥用来砌墙。

  “临渊慕鱼,不如退而结网”,这就是姜万钧的觉悟。

  非要去用沙子堆起一座宫殿来,那不是沙子的错,是姜万钧脑袋有坑。

  想通了这些,姜万钧可以非常坦然的面对颜思鲁。

  曾经的姜万钧,总想着去改造别人,结果却是费力不讨好,收效甚微。

  何必呢?

  说到底他还是“太年轻”,遭受到的毒打还不够多。

  姜万钧的反应,完全超出了颜思鲁的意料,他没想到皇上如此的开明。

  眼前的姜万钧别说不像“暴君”,非凡气度比起那些所谓的名士丝毫不差。

  开了挂的姜万钧,对许多儒家典籍非常了解,对百家学说也有一些研究。

  颜思鲁实在不敢将皇上与“不学无术”联系到一起。

  姜万钧与颜思鲁聊得很轻松,接下来自然而然的便谈到了颜师古。

  “师古的事朕已经都听说了,读书人嘛,心思单纯,与那些商贾之流接触的时间久了,难免会沾染上一些恶习,被蒙骗,犯了错误也是在情理之中的,朕不打算深究……”姜万钧表态道。

  说不得他还要感谢颜师古,正是颜师古这位“作死小能手”,反而让内阁的宰相们看清楚了颜师古等人的本质,这可比姜万钧苦口婆心去劝说更有效。

  更何况,就算没有颜师古,也会有李师古,张师古跳出来。

  实在没人,搞不好内阁宰相都可能站到姜万钧的对立面去,和他打擂台。

  因为有了颜师古这个“榜样”,反而可以让大家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