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藩镇入京_大唐再起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定修史,就代表着他要将唐亡后的六十年,进行盖棺定论,证明其已经亡灭,成为前朝,读书人还是好好的效忠本朝吧!

  “自前唐以来,当有宰相监修前代史,但史馆却先建个基础,赵府尹,王少尹,魏少尹,你们三人为副编撰!”

  李嘉声音洪亮道。

  “诺——”几人欣喜异常,这是青史留名的机会,怎能不欢喜。

  前唐时,禁止民间修史,委派朝廷宰相修正史,排挤其他的史籍,并把当朝修的寓意为正统史书。

  如此,虽然官方史册资料翔实,笔墨众多,但官方修史不可避免的就丧失了客观性,主观性大大增强。

  最后,甚至连皇帝死后才可打开的起居注,都不能幸免。

  讨论了大半天,其实也就达成了两享共史,宣布唐朝官俸规矩,另外决定修史,并且增加史馆编撰。

  不过,对于百官们来说,修史只会增加荣誉,改革俸禄,却能让他们填饱肚子。

  一时间,赞颂皇帝的声音扑面而来,这群掌握着京城舆论的中低层京官,迫不及待的宣扬皇帝的仁政,为即将到来的改革欢呼呐喊。

  就在这一片欢声雷动之中,各地的藩镇,这终于来到了汴梁。

  昭易军节度使李继勋,恩州防御史王继勋,永清军节度使(贝州)张光翰,安国军节度使张廷翰,岚州刺史赵文度,彰德军节度使(相州)韩重赟,棣州防御使何继筠,怀州防御使康延钊,安国军节度使韩令铎等。

  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,横海军节度使李万全,西山的郭进、晋州的武守琪、隰州的李谦溥等等。

  几乎是整个河北的大将,都已经到来,他们济济一堂,热闹个不行。

  有鉴于此,李嘉也颇为高兴,又有些忌惮。

  狗日的赵匡胤,几乎给他留下个天大的麻烦,这些人镇守北方,虽然边疆安然无恙,但对于他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。

  关中藩镇,彰武军的赵赞,朔方军(灵州)冯继业,静难军的杨廷璋,彰义军的张铎,通远军的董遵诲,庆州的姚内斌,同州的匡国军张美,再加上凤翔军的王彦超等人,也汇聚一堂,颇为热闹。

  整个关中,河东,河北,准确来说,黄河以北,长安以西以北地区,几乎都被藩镇军将占据,可以说是密密麻麻。

  削藩,削个屁,这些人要是反了,整个北方就得烂了。

  皇帝大开宴席,邀请这些藩镇武夫们入坐,饮酒。

  一时间歌舞升平,武将们大都循规蹈矩,装模作样地喝酒吃肉,目光不时地掠过皇帝,似乎想要知道其到底是卖的什么药。

  可惜,皇帝就是吃酒,不时地与符彦卿,王彦超等人笑话几乎,场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