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九章漕运_大唐再起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“汴梁一日不见粮船,百官都不得安生。”赵普也是感慨万千,就是这些船,承载着整个汴梁城。

  “汴梁因此繁荣,也会因此而败。”

  王溥望着船来船往的运河,不由得感慨道。

  “也正是钱粮之故,所以多国定都与此啊!”魏仁浦随即附和道,其话语,意义非凡。

  “国都不可与此!”

  李嘉恰巧听到,眉头一皱,说道:“这几日,我盼船,如同盼甘霖,何其辛劳,若是经常如此,我可得折寿多年了。”

  “定都汴梁,弊大于利。”

  李嘉一口否决。

  官僚阶级都具有保守性,能躺着就不坐着,迁都绝对会让他们反对,毋庸置疑。

  别的不提,百官们生活在汴梁,房子田地都买好了,你突然迁都,光是房价的跌落,就得让他们没了泰半身家。

  具李嘉的了解,汴梁城的房价,有的已经超过了五千贯,这是何等的夸张,比某个县的两税还要多。

  毫不夸张的说,汴梁的房子卖掉,可以抵得上全天下一年的两税,这怎能让百官们舍弃?

  从顶级到一流,差距太大,这也是赵匡胤迁都洛阳,招受大臣一致反对的原因之一,毕竟赵光义势力再大,也没有办法,一手遮天。

  如此的坚决,让赵普颇为忧虑,开封,实在是一座特殊的城市。

  “可是陛下,洛阳的运河,已经堵塞,长安又疲弊,对漕运依赖,更甚与汴梁,除此,微臣实在不知该定都何地。”

  赵普轻声说道,词真意切。

  王溥瞥了其一眼,拱手道:“自然是在中原,难道是在荒蛮的南方不成?如此何以掌控天下?赵府尹实在是多虑了。”

  看着他俩一唱一和,李嘉笑了,直言道:“罢了罢了,朕直言吧,我乃大唐宗室,先祖乃是薛王李讳业,睿宗嫡长子,本应继承皇位,却谦虚忍让,从而玄宗皇帝成了太子。”

  “我肩负复唐重任,效光武之事,自然再兴大唐,国都之选,无外乎二者罢了。”

  “大唐只有两都,西京长安,或者东都洛阳。”

  “如今关中残破,藩镇甚多,再加上漕运不便,长安自然不可取,所以,唯一适合的,只有洛阳了。”

  “至于运河堵塞,更不是事,我已经着令张维卿,领数万宋军,疏通洛河,去除多余的淤泥。”

  “而汴河(开封至黄河那段运河),如今也开始着手疏通,神武七年内,必定要完毕。”

  “如此,漕运通畅,洛阳自然可再兴。”

  皇帝说的这般兴致勃勃,而一旁的三位,则颇为些相顾无言,没有想到皇帝的谋算竟然那么深,洛河那里竟然也开始疏通了。

  “洛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