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零七章搪塞_大唐再起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服徭役了。

  日子虽然过的舒坦,但不消十来年,整个土地就真正归属于大户了,然后变成没了户籍的隐户,遭受世代的剥削,不能参与科举,经商,只能为奴为婢。

  如官宦人家,自然可因权力免受赋税徭役,然后因此而挂靠土地,几年间家产暴增,慢慢经营,就会家财万贯。

  在农耕社会,一个朝廷最大的敌人,就是宦官士大夫勋贵阶级,他们倚仗着免税特权,肆无忌惮地吞噬着自耕农的土地,而且还不用缴纳赋税,国家财政崩溃,只能加税,然后就逼迫百姓造反了。

  所以,光是编户是没用的,虽然它能增加赋税(两税法中,还有一户税,按财产多少缴纳,王公以下皆纳),毕竟户口多了,就有更多人纳税,但这只是加重百姓负担。

  编户齐民后只是基本,其实最关键的,还是要行经界法。

  李嘉越想越深,后世以来的广阔阅读量,散发的思维,让他可以借鉴,从而知晓到底该怎么改革,怎么样进行。

  “相公所言极是。”皇帝脸上浮现一丝笑容,他明白,这等事,不能操之过急,所以,他颇为郑重地说道:“为政先治吏,吏清而民谐,此乃老成之言。”

  “今天,就到这里吧!”

  几位相公互相看了一眼,不知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,只能心中不安地退下。

  这场君臣问对,某种意义上来说,是不欢而散了。

  宰相们不安也是正常的,皇帝与他们渐行渐远,不思如何安抚厚待官吏,反而准备进行苛待,这完全不符合君臣治国理政的规矩。

  这几年来,皇帝一向强势,政事堂多有妥协附和,宰相们认为,就是一贯顺从,才让皇帝脱离了贤君道路。

  所以,崔泉几人却明知编户可行,却不得不拖延,反对,就是为了维护宰相的尊严,士大夫的尊严。

  他们反对的不是编户,而且皇帝愈演愈烈的隔绝君臣的政策。

  发出宰相们的声音,让皇帝知难而退,回归到原来的贤君良臣模式。

  “陛下今日编户不成,怕是另有谋算!”赵诚兼领吏部,这次肃清吏治,就由他开始,心中着实有些慌乱。

  “编户齐民,早晚得实施的,只是缓些时日再实行罢了!”崔泉老成持重,他沉声道:“如今江南新附,朝廷不宜动荡,而陛下年轻气盛,易出现纰漏,而且人心浮躁,还是等时局安稳一些再说吧!”

  望了几人一眼,神秘一笑,缓步离去。

  一切那么的从容淡定。

  人心浮躁,时局安稳,话里有话啊!

  赵诚闻言,叹了口气,甩了甩袖子,缓步而去。

  孙钊沉默以待,对着几人拱拱手,转身离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