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零九章征蜀_大唐再起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

  但,位置不同,想法自然不同。

  钱财,对于这些高级将领而言,其实并不欠缺,郭荣在世时,无论是西征巴蜀,南下淮南,所得的赏钱是极多的,他们对于钱财并不渴望。

  功勋?他们已经是高级将领,高官厚禄,到了升无可升的境界了,再获得灭蜀功勋,你还想干啥?皇帝不猜忌吗?

  那一夜,皇帝的杯酒,可是把人吓得够呛。

  而且,蜀地太过于封闭,容易让人心生妄想,皇帝更容易猜忌。

  三国时,邓艾与钟会,可没有一个好下场的,远的不提,就说如今蜀国的建立者孟知祥,他可是后唐灭蜀大将,结果,就自立为王了。

  任谁当皇帝,都会猜忌灭蜀的人。

  赵匡胤也是如此,他对于谁能后担任灭蜀的统帅,也是极为头疼的。

  首先,他的那么结拜兄弟,也就是义社十兄弟,可以直接排出了。

  好不容易将他们派到边关去,好好的为国效力,削减对禁军的影响力,如今在弄回来,那不是自讨苦吃吗?

  再次,出征巴蜀的将领,忠诚一定要有,而且,还必须要有能力。

  这场灭蜀之战,可是消耗了朝廷所有的库存,若是失败,那赔了夫人又折兵,得不偿失,更会延迟统一天下的步伐。

  将领很多,能选任的没有几个。

  无奈,赵匡胤只能把自己的弟弟与枢密使赵普找来,一同商议。

  北宋刚成立不过两三年,由于是篡夺而来的天下,再加上鉴于后周之所以被篡夺,就是因为宗族不丰,最后反抗他的,竟然只是郭威的外甥李重进,以及潞州的李筠,唯一一个驸马,最后反被郭荣解除了殿前都检点的职位。

  所以,赵匡胤一般提防结义兄弟,一边重用自己的亲兄弟。

  小弟赵匡美不过十五六岁的小屁孩,所以,懂点文化的二弟赵光义,就受到重用。

  甚至由于子嗣年幼,防止赵家天下遗失,赵匡胤立二弟赵光义为大内都部署,加同平章事、行开封府尹,再加兼中书令,事实上的储君。

  五代以来,开封府尹就是储君的代名词。

  很快面色白净,宛若君子儒士的赵光义就入了大内,一路畅通无阻,半路上碰到了赵普,也尊敬有加,点头行礼。

  “府尹别来无恙!”

  “使相也越发的康健了!”

  两人会心一笑,皆明了此行的意义,携手而入。

  赵匡胤对于两人并肩而来,不以为意,微微颔首,招呼两人坐下。

  可以说,这两人,是他当皇帝以来,最亲近的人物了,自然与其他人不同。

  “此次召二弟与相公前来,所为的,自然是征蜀择帅一事。”

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