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九章舆论_大唐再起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州县多了一些可用之人,也缓解了官位的压力。

  历来是吏员不足,未曾听闻过主官缺乏过。

  “阿爷,你怎知那么多?难道你在官衙中有耳目不成?”听了那么多,感觉阿爷口渴了,秦谨言连忙递上茶水。

  “这可花了不少钱吧!”煮饭的阿娘连忙说道,对钱很是敏感。

  “没有,十钱,就知晓了!”秦朗毫不在意地说道。

  “再添几文,就能买只鸡了!”阿娘嘀咕道,钱花的不算太多,她这才继续煮饭。

  “我知道你疑惑,拿去看吧!”秦朗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张,递到儿子面前。

  纸呈雪白色,约有两个人脸大小,正反两面都有字,密密麻麻的,记录的都是朝廷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,皇帝的口谕也能看到。

  中间两个大字——邸报。

  “这,邸报可是朝廷之物,阿爷花费十钱就能得之?”秦谨言感觉今天着实应接不暇,许多东西已经突破了常识,如今又确实出现在眼前。

  “朝廷允许发卖的,十日一发,所以每份须十钱,无论官吏还是百姓,皆可勾之,衙门不得阻止!”秦朗开心的大笑道。

  “有了这个,咱们再也不担心被那些贪污胥吏瞒骗了!”

  “这可真是,天大的喜事!”秦谨言视若珍宝,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。

  作为读书人,对于国之大事甚是饥渴,而若是有了这邸报,每月三十钱,即可知晓天下大事,着实太便宜了。

  “邸报”又称“邸抄”(亦作邸钞),并有“朝报”“条报”“杂报”之称,四者皆用“报”字。

  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,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。

  “邸报”又称“邸抄”(亦作邸钞),并有“朝报”“条报”“杂报”之称,四者皆用“报”字,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,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。

  原先由传抄衙门,止于官吏,到平民百姓有钱即得之,一瞬间,就在民间掀起了大浪,舆论沸腾。

  而对于官吏而言,原本专属于自己的东西,突然就廉价的售卖了,这让他们心里堵得慌,而且,如此一来,欺上瞒下就不好使了。

  百姓们可以知晓朝廷的政令,这与欧洲百姓不需要通过牧师,会读圣经,就能沟通上帝一样,引起了官场极大的恐慌。

  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

  百姓只能驱使,而不能让他们知晓道理。

  这是官僚们迫切认可且需要的。

  但,孔子老人家把贵族的官学,传授给私人,还有了三千弟子,怎么会教导人愚昧呢?如此解释,简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